作为牡丹文化节的“主角”,
牡丹“准备”得怎么样了?
来看最新“动态”!
大棚牡丹花蕾饱满
预计4月1日开放
在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的千姿牡丹园内,放眼望去,牡丹枝头几乎都顶着一个或大或小的花蕾。这是不是意味着花开在即?
该园高级工程师沈改霞介绍,在我市,每年2月初,牡丹就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发芽的同时也开始孕育花蕾,因此,有花蕾并不意味着会很快开花,从发芽到开花,牡丹还要经历立蕾期、风铃期、圆桃期、平桃期、透色期、初开期等。
“今年2月气温较往年略低,因此,牡丹‘苏醒’的时间稍晚,大概在2月6日左右才开始发芽。不过,进入3月后气温回升很快,牡丹的发芽生长速度很快就‘撵’上了往年的平均水平。”沈改霞说,目前,该园的大田牡丹已进入大风铃期(指花蕾趋于饱满,花叶舒展),大部分大棚牡丹已进入了圆桃期(指花蕾膨胀饱满)。
随后,通过走访王城公园、中国国花园和西苑公园发现,园内牡丹基本均处于风铃期向圆桃期过渡阶段。王城公园工程师马晓洁介绍,为保证节至花开,该园搭建了平方米的大棚,覆盖50多个牡丹品种余株牡丹,通过调节温度、湿度、光照,精准控制牡丹花期。
“预计4月1日,市区的大棚牡丹可连片开放,清明节假期有望进入盛花期。”马晓洁说。
施肥、除草、修剪
全都为了最美“花容”
除了控制花期,要想牡丹花大放异彩,还有不少“幕后人员”在为其做“登台前”的准备——
施肥。牡丹喜肥,最近,各大牡丹园的工作人员都忙着给园内的牡丹施花前肥、喷洒营养液,以便叶片迅速生长、花蕾迅速膨胀。
除草。春暖花开,小草也从地里露出了头,为了让大家有更好的赏花体验,牡丹花丛中的杂草纷纷被清理了出去。
修剪。这可是个技术活儿。积蓄了一个冬天的能量,牡丹会发出许多嫩芽,如果全都保留,就会分散整株牡丹的养分,导致开出的花朵不够大、颜色不够艳丽。因此,工作人员会剪掉其中一些“体质较弱”的嫩芽,让最美的花朵能够呈现在市民和游客面前。
这些去年补植的牡丹
也将如约绽放
每年秋天,各大牡丹园都会对园内牡丹进行补植。昨日,在现场看到,去年补植的牡丹长势良好,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它们也将如约绽放。
王城公园
补植牡丹余株,有蓝月亮、富贵满堂等70多个品种,补植区域为牡丹仙子观赏区、沉香楼牡丹观赏区等园内各赏花区。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
补植牡丹余株,品种包含杨贵妃、初乌、岛乃藤、冠世墨玉等,补植区域为该园九色台、科技园等主要赏花区域。
西苑公园
补植牡丹余株,其中既有八千代椿、圣袋、花王等国外品种,也有珊瑚台等国内品种,补植区域为该园人工湖南侧及大门处。
中国国花园
补植牡丹余株,涉及22个品种,调整牡丹、芍药共计余株。
(来源:洛阳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