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为主,艺术为辅。”在上演的《喋血孤城》是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电影,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篇幅。更有吕良伟、杨紫、安以轩等人实力出演。
该影片以抗日战争中的常德会战作为背景,讲述了第74军57师将士保卫湘北重镇常德的故事。常德会战中57师的八千将士在师长余程万的带领下与三万日军激战,最后率兵突围,只存活下了百余人。
《喋血孤城》背后的常德会战是一场八千守军抗击三万日军可歌可泣的战争故事。十年过去了,现在可能已经很少被播放了,但是它背后的历史依然值得我们牢牢记住。
下面就让我为大家揭秘《喋血孤城》背后的常德会战到底是多么的可歌可泣吧!
年,为阻击日军向西进犯,素有“虎贲师”的第57师进驻湖湘重镇常德,开始了一场长达半个月的殊死守城战役。
《喋血孤城》全景式细致入微的力争将战争进行还原,让人能够对当时战争的惨烈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轰炸、毒气、巷战、白刃战等战争形式在剧中都有所体现,让人对抗战先辈们更加敬佩!
面对日军穷凶极恶的进攻,守卫常德的八千虎贲将士没有畏缩、逃避。为了国家、民族、家人他们别无选择,只能用生命捍卫他们脚下站着的土地,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
在剧中,守卫德山阵地的赵营长,在友军逃跑撤退后,依然选择坚持在阵地,与敌人拼命到最后一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拨通了给师长的“余师长,我们没给您丢脸吧?我们一百多个弟兄没给中国人丢脸。”然后拉响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在河洑山战斗中,新婚不久的冯葆华为了尽最大程度迟滞敌人进攻与敌死拼直至弹尽粮绝。正如屈原所说的“虽九死其犹未悔,亦余心之所善兮”一样。
剧中这些情节的真实性可能无从考证,但相信当年的战斗中,一定不乏有赵营长、冯葆华这样的英雄儿女。
最终,由于弹尽粮绝、外援受阻,为最大保全部队和民众的余程万师长决定率兵突围。
在突围前,他曾给妻子的绝笔书中提到说“弹尽,援绝,人亡,城已破.余已决定为国牺牲,誓歼顽寇,请勿眷念于我……在诀别的时候,我谨将后句改为‘留取光芒照武陵’,吾妻以为如何?......如战死,即葬常德可也……”
在绝笔书中的一字一句无不展现出中国军人在面对外敌时应有的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爱国精神。
在余程万率兵突围不久之后,中国军队在经过顽强作战之后,终于又从日军手中收复了常德。常德会战以中方成功收复常德胜利落下帷幕。
常德会被赞誉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受到了当时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一直称赞,甚至就连日军内部也十分肯定57师在常德的殊死搏斗。
《喋血孤城》在影片中凸显出了一个个普通人物身上所具有的不平凡特质。在今天的和平年代中里,我们回首战争,才更知道和平的可贵与不易,更加让人值得珍惜。
今年是抗战胜利75周年,我们通过这样的一部可歌可泣的影片去缅怀、纪念、致敬那些英勇抗战的革命前辈们具有不平凡的意义。正因为有了像在常德会战宁死不屈的八千虎贲将士,才守住了抗战胜利的一份希望。他们的付出没有白费,他们真正诠释了生命的价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