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末,病人不太多,依旧检查出3个肺癌病例,两女一男,两位女性病灶都属于早期,可以治愈。
病例一,80岁老太太老人家咳嗽、咽喉疼10天,开始以为是被流感病毒附体了,做了胸部CT发现恶性肺结节:
结节位于右肺尖,最大径1.7×1.3cm,呈混合磨玻璃密度,边缘可见浅淡的磨玻璃影,内部实性成分超过50%,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肺门侧可见血管进入并增粗,远侧可见线样胸膜牵拉,是典型的周围型肺腺癌表现,考虑高中分化。
考虑到病人高龄,治疗上要遵从家属意见,毕竟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可以密切随访。如果年轻一些,肯定是首选手术治疗的,因为病灶已经达到浸润性肺腺癌,具备了快速生长和转移扩散的能力(这类病灶的生长、转移速度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可以十几年缓缓进展,有的可以在几个月时间内发生转移)。
病人的孩子说回去考虑考虑。
病例二,因为冠心病住院,很幸运这位女士73岁,因为胸闷、冠心病住院,完善胸部检查发现不规则肺结节:
结节最大径1.2×1.0cm,边界不清晰,肺门侧(右图箭头)可见小血管进入。很多老人都紧张73、84这两个年龄,毕竟有句“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谚语。
于是对这个结节很重视,口服消炎药两周,隔了一个半月复查,结节没有吸收,果断做了胸腔镜楔形切除,今天回来复查恢复很不错!
对于边缘模糊的磨玻璃结节,抗炎治疗后复查是准确度很高的鉴别方法,通常推荐抗炎治疗2周,第3-4周时复查CT,炎症性结节会吸收消散,从而避免手术创伤。
病例三,66岁男性,抽烟46年他因为咳嗽咳痰两个月就诊,CT发现左侧大肺癌:
从片子上看出,老人有支气管炎、肺气肿、双肺网格状的间质性肺炎表现,这类慢阻肺的老烟民属于肺癌高危人群,肿瘤已经长到9.1cm,无法手术了。
网上很多人说,查出癌症不要治,不治还能活得久一点,越治疗越短命。
老人也许是相信了这个观点,选择回家好吃好喝硬抗了。然后仅仅过了3个月,今天回来复查,显著进展:
肿瘤几乎把左侧肺脏破坏光了,还出现了胸腔积液,老人现在明显憋气、胸痛,晚上睡觉都躺不下了。
这种间质性肺病基础上发生的肺癌,有几个特点:
1.好发于间质纤维化区,或者正常肺与间质改变的交界区;
2.早期形态不典型,缺乏肺癌典型表现,因为肺组织结构紊乱;
3.进展常常比较快,预后差!可能与基础性肺病,肺组织免疫力下降、长期吸烟有关。
这里做个小辟谣:恶性肿瘤的发展速度不一致,对进展较快的类型,假如早期发现了,一定要果断、及时处置,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不要听信谣言一拖再拖,或者尝试偏方,以免错过短暂的安全期。
这位病人已经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了,但愿能撑过春节……
梳理最近几个月的肺癌病人,女性多于男性国内很多大样本研究也有这个发现,女性肺癌病人要高于男性。但是观察烟民群体,明显男性多于女性,为什么女性肺癌发病率反而稍高于男性呢?可能有下面几个原因:
1.年龄和激素紊乱
肺癌好发于中老年人,而女性45岁以后,开始进入激素紊乱的绝经前阶段,有研究显示女性肺癌和雌激素紊乱有一定关系。
2.长期接触二手烟
很多男性烟民在家里抽烟,妻子会常年吸入二手烟雾。有专家认为,当二手烟接触达到每天2小时以上,且累计接触达到10年以上时,就达到了肿瘤触发标准。
3.长期接触厨房油烟
西方人做饭都比较简单,而中国女性擅长煎、炒、炸等烹饪手段。油烟中存在多种明确的致癌物质,如苯并芘、杂环胺、亚硝胺等,长期反复刺激呼吸系统可诱发肺部癌变。有专家认为,在通风较差的厨房环境中,累计接触油烟达到10年以上,每天累计接触30分钟以上时,应列入肺癌的高危人群。
猜你还想看:一网打尽"肺结节",国医教授分享“3种方法”!彻底击退肺结节,让患者不再害怕!肺结节不能吃海鲜!偏偏一种海产品却是击退肺“结节的天然克星”!肺部结节要治好,这几个“注意”不能少肺有结节别害怕,常吃4种食物,可以消除肺结,预防结节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