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听到一首激昂有力的歌曲《不死的中国》,起始一句是“我们这里有个老太婆”,简单直白,却让人感情澎湃,血脉贲张!
我们这里有个老太婆,她的名字叫中国,五千年了依然活着,老天保佑你不死的中国。
我们这里有个老太婆,她的孩子比星星还多,他们多灾多难生生不灭,老天保佑你不死的中国。
我们这里有个老太婆,她的故事是眼泪和血,饱受沧桑历经千难百折,老天保佑你不死的中国。
我们这里有个老太婆,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祖国,五千年了依然活着,老天保佑你不死的中国。
这样一首悲壮的歌曲,居然没有作词、作曲者姓名。
相传,这首歌曲诞生于一九三七年硝烟弥漫的淞沪战场。当年的中央大学师生在前线慰问五大抗战主力之一74军之57师官兵时,为忠勇报国的前线将士们谱写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歌曲并当场教会了全师官兵,每当战斗打到白热化时,全师上下高唱此曲浴血奋战,拼命厮杀,勇往直前。
此后几年,不断伤亡、不断补充兵员的英勇57师人人高唱此战歌,辗转各个抗战主战场,冲锋陷阵,从不退缩。直至六年后惨烈无比的常德保卫战中,师长余程万发出著名的电报:“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死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七十四军万岁!”八千虎贲之师仅剩83人生还,其余全部壮烈捐躯!
我死而国生,是当年慷慨赴死的先烈们最朴素的想法!
直白的歌词和简单的曲调最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比那些故作高深,堆砌一大串不知所云的文字不知要强多少倍。
五十七师胸牌、臂章、训词
二
近来,随着《八佰》的热播,死守四行仓库的悲壮往事如飓风般扑入公众视野。其实,淞沪会战中另有一位儒雅的将军,我们也不应忘记。
这就是淞沪会战名将郭汝瑰。
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大举进犯中国,郭汝瑰所在的第14师奉命参加华北抗战,中途因日军进攻上海,又奉命回师参加淞沪会战。
由于罗店镇血肉磨坊战况空前惨烈,儒雅的郭汝瑰被临时任命为42旅旅长,该旅与日军反复冲杀7天7夜,多人只剩下多人,阵地仍未丢失。眼见已无法防守,84团团长请求郭汝瑰批准后撤。本为文弱书生的郭汝瑰坚决不撤,并写下给其师长霍揆彰遗书一份:
“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如阵地失守,我也就战死疆场,身膏野革。他日抗战胜利后,你作为抗战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读到这段文字,人们禁不住热泪盈眶,这样血性且从容淡定的文字,真应该列入中小学语文历史教材,让后人世代铭记的。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抱死的决心,是万万写不出如此静如止水的淡定言辞的!
他的长官霍揆彰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七年以后,已升任二十集团军总司令的霍将军,率中国远征军复仇之师,在云南腾冲以风卷残云之势彻底干净地绝杀了盘踞腾冲的日本鬼子,使腾冲成了抗战中第一个收复的县城,也使霍将军报了淞沪会战中的血海深仇。
这两位外形迥异的将军,一个瘦弱而温文尔雅,一个魁梧而壮实威猛,但内心蕴藏着的忠义之火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却同样如火山般迸发!
原57师师长,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将军
青年郭汝瑰
三
与将士冲锋陷阵同样悲壮的,还有大义凛然的民众。
抗战期间,远在大后方四川安县的王建堂决意投笔从戎,以身许国,向县政府请求成立“川西北青年请缨杀敌队”,就在他要出发前,他年迈的父亲王者诚从老家曲山镇寄来一份包裹,县长龙云章打开一看,感动得老泪纵横,原来包裹里寄来一块大白布做成的旗帜,中间是一个大大的死字,右边写了一行字:我不愿你在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份上尽忠,左边一行小字是:“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可以想象,当白发苍苍的老父亲以如椽之笔写下这血性死字时那胸腔中像要喷涌而出的热血,这样的老人与在前线拼死搏杀的将军一样,同样是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的!
前方有如此血性的将士,后方有如此深明大义的亲人,中国是不会亡的。
老天保佑你!不死的中国!
死字旗
四
石碑是宜昌地区长江边上的一个小村庄,石碑要塞保卫战是一次以弱胜强、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胜利的一次著名战役,被西方军事家誉之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胡琏是国民革命军第11师师长,是一位擅长山地作战的将军。年5月29日,胡琏对团长们发令:"从明天起,我们将与敌人短兵相接……战至最后一个,将敌人枯骨埋葬于此,将我们的英名与血肉涂写在石牌的岩石上。"5月30日,越来越多的日军突破外围防御,开始强攻石牌要塞。战区总司令陈诚上将给胡琏打"守住要塞有无把握?"胡琏斩钉截铁地回答:"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其英雄气概可见一斑。
在生死未卜的情况下,胡琏将军给父亲、妻子等人写下五封遗书,今日读来仍然感动人心。
其中,胡琏将军抗日祭天词写道:
陆军第十一师师长胡琏,谨以至诚昭告山川神灵,我今率堂堂之师,保卫我祖宗艰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顺,鬼伏神饮,决心至坚,誓死不渝。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华夷须严辩,春秋存义。身为军人,死为军魂,后人视今,亦犹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今贼来犯,决予痛歼,力尽,以身殉之。然吾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此誓。大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正午。
有这样的将士舍身保国,有这样的好儿男感昭日月,这是民族的骄傲,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记住这些人当时为国家民族做出的牺牲与贡献。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后代对待先辈的态度,与它的兴衰往往是成正比的。
历史是一段客观的存在,正视历史,是成熟和强大的标志。多少王朝会更迭,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但不灭的是民族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我们这里有个老太婆,
她的名字叫中国,
五千年了依然活着,
老天保佑你不死的中国……
说明:本文采摘自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aqiandaia.com/bqdyh/4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