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勃勃”典出清代陈天华《狮子吼》第一回:“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宇下”!
意思是野心非常大!当代野心之大,能称得上野心勃勃的国家非日本莫属!
日本野心大到妄图称霸全世界!据《日本书记》记载,早在百年前的明治维新时,吉田松阴就开始公开宣称:“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这野心何其之大!
日本的野心不仅体现在其侵略世界的意图,更体现在其文化的方方面面,就拿日本的国歌来说,翻译成汉语仅仅28个字,却把日本的野心彰显的淋漓尽致!
“天皇御统千秋万代”
日本的国歌名为《君之代》,是当代世界上最短的国歌,翻译为汉语仅仅只有二十八个字,全文如下:我皇御统传千代,一直传到八千代,直到小石变巨岩,直到巨岩长青苔!
歌词很直白,几乎没有什么艺术修饰,意思也很好理解:天皇的统治要一直延续下去,直到地老天荒,直到时间的尽头!简而言之四个字“千秋万代”!
《君之代》创作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最初的版本由当时的萨摩藩步兵队队长大山岩作词,由当时在日本工作的英国乐师约翰.威廉.芬顿谱曲。
年,日本将《君之代》进行修改,歌词保留不变,只是重新谱了曲。
天皇就是“神”
从《君之代》的歌词不难看出天皇在日本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日本人心中,天皇就是日本,天皇就是神,天皇就是他们的信仰!
年日本之所以放弃“一亿人玉碎”计划,同意无条件投降,就是因为美国同意日本保留天皇制度,并保证不将当时的裕仁天皇送上审判席!
有人就奇怪了,日本明治维新时全盘西化,政治上也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按照君主立宪制最根本的特征,天皇应该是没有实权的,只能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那日本人为何还如此狂热的信仰天皇呢!
这是因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次不彻底的改革,保留了很多封建残余,其中最大的残余就是天皇仍然大权在握,整个国家围绕他的意义运行!
所以创作于明治维新时期的《君之代》,毫不掩饰的表达了日本人对天皇狂热的崇拜,“天皇御统,千秋万代”,实际上就是天皇的统治要万世永存,要扩张到全世界!
短短28个字,日本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日本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野心
日本的野心来源于其民族性格,大和族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野心,时刻准备侵略扩张的民族,而其民族性格根源于日本极其恶劣的生存条件。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不到38万平方千米,而且境内将近百分之七十的地形都是山地,适合人类居住的平原面积很小。
除此之外,日本的自然资源极其稀缺,且多灾多难,地震海啸频发,据《世界地震研究》统计:世界全部里氏规模6级以上的地震中,超过二成都发生在日本!
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使每个日本人心中都绷着一根弦:害怕什么时候日本就毁在地震之中,所以大和族人是世界上忧患意识最强的民族,同时由于资源的极度稀缺使得他们充满了扩张掠夺的欲望。
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正如饿了就要吃饭,没饭吃就会去偷,去抢!
小结
极度恶劣的生存条件造成日本人自相矛盾的民族性格,对此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菊与刀》中有过生动形象的描述:好战而祥和,黩武而好美,傲慢而尚礼,呆板而善变,驯服而倔强,忠贞而叛逆,勇敢而懦弱,保守而喜新。
所以,即使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我们仍然要警惕日本,日本侵略扩张的野心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一定要加强防备,防微杜渐!
同时,大和族人的忧患意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正如《左传·襄公十一年》中所说的:“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只有“居安思危”才能“有备无患”!
此外,适当的野心并不是坏事,有野心才有向前发展的动力,所以有时候我们中国人,包括整个国家都应该适当的有点野心!
参考资料:《左传·襄公十一年》《菊与刀》《君之代》《日本书记》《狮子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为什么关羽的雕像总是闭着眼的?老木匠说:“谁敢让他睁眼?”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却没有外族入侵?你看是谁在镇守边疆
苏联最惨一战:一场仗损失了近百万人,过程惨烈堪比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