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记者李海峰
春来谁做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
3月23日,三门峡牡丹苑中第一朵牡丹花开了。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凤丹、彩绘、似荷莲、银红巧对、映日红、白玉、肉芙蓉、洛阳红、鲁菏红、二乔、胡红等早花、中花品种渐次展露芳容。
今年春季气温偏高,花期比去年略有提前,清明节小假期牡丹苑已迎来第一波赏花高潮。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4月7日至17日,牡丹苑中大部分品种将陆续开放,进入最佳观赏期。
三门峡湿地公园牡丹苑兴建于年秋,占地40余亩,共栽植有四大种群,九大色系的牡丹个品种两万多株,公园管理处对牡丹精心管理,近些年不断引入新品种,如绿色系的春柳、绿幕,黄色系的海黄,金阁,黑色系的初乌、黑豹以及复色系的岛锦等,目前牡丹苑共有多个品种。
牡丹栽培历史:
牡丹花原产中国,有着多年的栽培史,它始于晋,兴于隋,盛于唐,极盛于宋。牡丹素有“百花之王”之称,绽放时花大色艳、富丽端庄,被誉为“国色天香”,一直以来都是吉祥昌荣的象征。古有“牡丹名品,千金难买”之说,因而牡丹也被称为“富贵花”,深受国人喜爱。
千百年来,牡丹作为友好的使者,促进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推动经贸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早在唐代,牡丹就被传播到日本,作为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栽培。明清时期,牡丹又被传播到欧洲,无数的人们被牡丹折服,从而在欧洲掀起了一股牡丹热。到了年,牡丹被引到美国,在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的桑德斯教授培育出了花色更丰富的品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美国牡丹品种群。
牡丹苑中引进品种不仅有传统珍稀品种春柳、绿幕等,也有国外引进的海黄,金阁、巴茨拉、黑豹、芳纪、岛锦、八千代椿等等,均长势旺盛。
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
“春赏牡丹”是天鹅湖湿地公园打造的又一景观亮点,每年牡丹花开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为了保证观赏效果,湿地公园管理处生产科认真筹划,积极准备,制定了《牡丹、芍药管理地月计划》《牡丹地管理规范》《牡丹栽培管理技术》等,严格把关,认真管理,确保了牡丹观赏的最佳效果。(韩铁燕)
声明:本公号原创文章谢绝媒体转载。如经授权转载,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三门峡日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aqiandaia.com/bqdtp/3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