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八千代 > 八千代图片 > 正文 > 正文

听故事学知识夜航船读书笔记38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5/5 10:44:41
#读书笔记#

《夜航船》在伦类部的《父子》这部分内容用了两章来写,内容还是比较多的,在第一篇的内容里面,我只挑了两个内容展开,分别是“弄璋弄瓦”和“孟母胎教”,关于“弄璋弄瓦”这部分的内容,其实远远不止我笔记里面写的一些,如果展开来说,结合《礼记》等经典,可以拓展出许多内容,只叹自己读书有限。不过虽然这一章的标题为《父子》,其实内容不仅限于父子,除了上篇有孟母的故事,也有关于孟母的故事。

三迁

在读书笔记中我提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夜航船》里写了一段,其实《三字经》里就十二个字:“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当然,三字经是极度简练的词语,要读懂《三字经》显然还是需要一些功底的,最好也有个启蒙老师,而《夜航船》则稍显不同,毕竟是江湖手册般的故事汇,太难懂就显得有点不近人情了。

孟母三迁的故事简而言之就是孟子的母亲为了让他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多次搬家。孟子父亲去世得早,孟母守节未改嫁,一开始居住在墓地附近,孟子耳濡目染,整天沉迷于学习丧葬习俗,孟母以为不妥,于是搬家。新家紧靠市集,孟子又渐渐沉迷于商贾之事,于是孟母再次搬家,这次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受到学校的影响,开始爱上学习之事,从此孟母觉得这里才是适合孟子的地方,于是放心地住下来了。

后来孟子学习之中出现厌学情绪,竟想半途而废,孟母砍断了织布机上机杼,以此教育孟子做事不可半途而废,否则就会像这一匹砍断了机杼地布一样无法继续织下去,只能从头开始,之前所作地所有努力全部白费。

我小时候父母对学习地管理也是比较严格地,每逢期末领通知书我都战战兢兢,生怕名次有跌落,那时候我有两件事情不解,一是隔壁同学地父母为何对他们地成绩毫不在意,甚至主动说出来作为饭后谈资,二是隔壁同学自己为何对自己地成绩漠不关心,他们的心情丝毫不受成绩优劣的影响。长大以后,我才反应过来,我当初为何要对这两件事耿耿于怀呢?还好,我没有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受到影响。

萱堂、椿庭、乔梓

我小时候曾见人写“椿萱并茂、兰桂齐芳”不甚明白,便请教家中长辈,长辈没有直接告诉我什么意思,而是先去翻一翻之前读过的《幼学琼林》,果然在里面找到了原文:“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子孙发达,谓之兰桂腾芳。”当然这里还不是“椿萱”的最早出处,《庄子》中说,远古时期有一种大椿树,每个春秋都有八千年,后来人们把父亲称作椿庭。《诗经》中说:“焉得谖(萱)草,言树之背”,这里“树之背”指的是古时居住场所东方的背部,称为北堂,后来代指母亲居住之所,后来也称“北堂萱”或者“萱堂”,因此“椿萱并茂、兰桂齐芳”意思就是指父母健在,子孙发达之意。

我也曾见过有给女性长辈写“萱堂日永,兰阁风薰”一联,意指其本人健康长寿,其子女受其美德熏陶,都是上好的祝福之词。

“乔梓”一词在各种传统礼仪中见得较多,一般是对主家父子的称呼,因乔木高大梓木稍低比喻父子,如果是写“乔梓公孙”那就是对这一家三代的敬称了。如果同一家庭之中父子均有喜事,也可以称“乔梓同辉”,比如我曾见过同一个家庭之中父亲新居落成,儿子考上名校,双喜临门合办宴会,也算是乔梓同辉了。

小结

我之前曾经说《夜航船》这本书并不是完全的吹牛手册,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很多内容还是比较有学习意义的,读这本书在让我们得到乐趣的同时,也能增长我们的见识。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aqiandaia.com/bqdtp/110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八千代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