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八千代 > 八千代品种 > 正文 > 正文

故纸堆中的经典传奇1一部跨越时空的奇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4/22 13:26:01
我国在唐代晚期,诞生了一部非常奇特的笔记小说集,名叫《酉阳杂俎》。#深度好文计划#

说它奇特,在于这本书存在内容、书名和作者“三奇”,请让我为您一一道来。

传世奇书《酉阳杂俎》

首先说内容奇。

《酉阳杂俎》共三十卷,多个条目,总字数超过65万,内容十分广博。

书中故事多为各种神鬼传说及异域奇闻。令人称奇的是,其中有不少超越时代的科幻描写,情节曲折生动,读起来不仅令人拍手称奇,还蕴藏了不可思议的重要科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酉阳杂俎》三十卷

例如《天咫卷》:

大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偿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后,遂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徙倚间,忽觉丛中鼾睡声,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幞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否?”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彰,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幞,有斤凿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可一生无疾耳。”乃起二人,指一支径:“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见。

《酉阳杂俎》内页

翻译成白话文,大致的意思是:

唐朝大和年间,郑本和的表弟(不知他的姓名),曾与王秀才一起去嵩山游玩。

二人攀藤越涧,入山太深,迷失了回去的路。天色将晚,仍不知身在何处。焦躁逡巡之间,忽然听到树丛中有打鼾声,拨开榛杞一看,发现有个普通模样的人,浑身上下都被套得严严实实的,穿的衣服看起来非常厚,而且颜色特别白。他枕着类似头盔的布包袱,睡得正香。

二人上前叫醒他,问道:“我等偶然来此,迷了归路,您可知去官道的方向在哪边?”

那人抬头看了看,没有回答,又继续睡。二人再次叫醒他,那人才坐起身来,招呼道:“跟我来。”

二人紧随其后,并问他从哪里来。那人笑道:“您们可知月亮是由七种宝物人工合成的吗?月亮形状其实是个球体,之所以有阴影,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其表面凸起的部分所致。月球上长期驻扎有八万两千户维修工,我就是其中之一。”说着打开包袱,里面收纳着斧子凿子一类工具,他拿出两包玉屑饭,分别交给他俩,说:“你们分着吃了吧,这种饮食虽然不足以让你们长生不老,但也可以保障你们一生不再有疾病。”随后又扶着二人,指着一条小路说:“顺着这条路走,自然就能走到官道上去。”说完就突然消失不见了。

《酉阳杂俎.天咫卷》插图

这段话写于公元九世纪初,描述的几乎算是凭空想象的一段神奇故事。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反过来再审视这篇作品,发现其中对月球的描绘实在是太真实了。

月球阴影图

现代科技证实,月亮的确是一个像丸子一样的球体,晚上月亮之所以发光,也是因为太阳光照到月亮上凹凸不平的地方形成的。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采回的月岩样品,经化验,主要的斜长岩和玄武岩中的化学成分包括硅(SiO2)、铝(Al2O3)、铁(FeO)、镁(MgO)、钙(CaO)、钛(TiO2)、钠(NaO2)七种物质。这与《酉阳杂俎?天咫卷》的描述完全吻合。

月岩的七种化学成分

《酉阳杂俎》对月亮是球体,表面凹凸不平”的描述记录,比伽利略用望远镜观测还要早多年,不知是如何做到的。

至于“月亮里有8万多维修人员”。虽至今未得到证实,但自年以来,众多科学家提出月球可能是一个飞船或者飞行器,并猜测它的内部是空的。真如此,月球上有大量维修人员也是合乎情理的。

月岩及其成分含量测定

至于文中介绍的那个白衣人,或许就是一个外星人,他穿的白衣或许就是宇航服,他的“幞物”就是一个工具箱,此人一不小心来到了地球,打了个盹,开始不想聊,后被迫给地球人指路,并闲聊了几句,说完突然消失不见,不是神妖就只有外星人能做到跨越时空,轻松来,又瞬间回月球去,这也算一桩“唐朝外星人事件”。

《酉阳杂俎》里除奇闻怪谈外,还有极大的文学价值,《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为小说之翘楚,鲁迅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其做了很高的评价。它为后世的其它文艺作品提供了很多创作灵感,如宋代的《太平广记》和清代的《聊斋志异》,很多素材都源于《酉阳杂俎》。

不仅如此,近代文艺作品中,许多灵感也有《酉阳杂俎》的影响。如《酉阳杂俎》里的《尸穸》等章节讲述了大量鬼怪故事,其中的一些创意,比如瓶中婴孩、墓中飞焰和跳舞僵尸等。可以说也都对现代有关盗墓、玄幻和僵尸题材的文艺作品产生了极大影响。同时也对科幻创作以极大启发。如《酉阳杂俎·贬误》篇中鲁班造木鸢的故事,就可看成是八九世纪发明飞机的“科幻”,而鲁班父母与媳妇的这段故事也被电影《十全九美》改编成了开场桥段。

令人不解的是,这部书除了有很多科幻因素外,似乎还产生过巨大的国际影响,而这些影响如何形成,又不得而知。

这里举两个例子。

一是对西洋文化的奇特影响。

《酉阳杂俎》中有一则《叶限》的故事。

书中描述,在秦汉以前,南方有个姓吴的洞主,娶了两个妻子,长妻为她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叶限。后来洞主和长妻去世后,叶限就跟随后妈以及后妈的女儿一起生活,自然免不了深受虐待。

一次,叶限抓到了一条金鱼,就偷偷把它养了起来。金鱼长大后被叶限的后妈发现。后妈就故意差遣叶限去百里之外的深潭打水,她在家就把已长到1丈多长的金鱼给了煮熟吃了。

叶限回来后找不到鱼,非常伤心,一个穿粗布衣的天神下凡,告诉了叶限真相,还说只要能把鱼骨找回来藏在屋里,任何许下的愿望都能实现。

不久,洞中过节,后妈带着自己的女儿去狂欢,留在家中的叶限向鱼骨求愿得到了漂亮衣服和金银丝鞋,很快被后妈的女儿发现,在慌乱的逃跑中,叶限遗失了一只金丝鞋,被洞里人捡到,卖给了附近强盛岛国陀汗国的国王。

国王让全国女孩都来试穿鞋子,竟然没有一个人合脚。只有叶限是唯一能穿上金银丝鞋的女孩。

叶限美若天仙,国王一见倾心,就处死了之前虐待叶限的后妈母女,把叶限和她的鱼骨带回了陀汗国。

此后国王天天向鱼骨许愿,又得到了许多珠宝。但当国王准备用这些珠宝供养军队讨伐叛军的时候,宝藏被海水淹没了。

看看,伶仃孤女、后母虐待、神仙介入、奇异鞋子、参加狂欢、遗失鞋子、王族获鞋、全城试鞋、唯有孤女通过试鞋、获得许愿的财宝……《叶限》中的这些情节和因素,无不透出《灰姑娘》的影子。

《叶限》和《灰姑娘》故事情节惊人相似

而灰姑娘这则童话故事是德国的格林兄弟,在年采集欧洲民间故事加工而成的,《叶限》与《灰姑娘》究竟是如何连在一起的,巧合的因素也太多了吧。

日本有个民俗学者,名叫南方熊楠,年,他在《东京人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是:《公元九世纪中国典籍中所记载的灰姑娘故事》。南方熊楠明确指出叶限就是一千多年前东方的“灰姑娘”,欧洲“灰姑娘”的故事可能就源于《酉阳杂俎》。

二是对东洋文化的奇特影响。

我们知道,日本的国歌《君之代》的歌词共四句:

我皇御统传千代

一直传到八千代

直到小石变巨岩

直到巨岩长青苔

日本国歌《君之代》

无独有偶,《酉阳杂俎·支诺皋中》里也有这样一段描述:

临江有一寺,寺前渔钓所聚。有渔子下网,举之重,坏网,视之,乃一石如拳。因乞寺僧置于佛殿中,石遂长不已,经年重四十斤,布满苔癣。

近年来,日本有不少学者提出,日本国歌中细石成巨岩这个典故最早也有可能源自《酉阳杂俎》。

年,日本青山大学有位名叫高田祐彦的学者提出,他查阅了大量文献,发现日本从无细石成巨岩的传说,而最早相关细类似记载,源自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的《衔命还国作》,虽然文字与《酉阳杂俎》有别,但时间地点相符,这间接证明日本国歌里中的典故最早出处自《酉阳杂俎》。

《酉阳杂俎》虽属于志怪小说,但其内容已远远超过了奇趣杂谈的范畴。

其次说书名奇。

俎(zǔ)是盛放食物的器具。“杂俎”表明书中记载(容纳)的内容广泛而驳杂。

“酉阳”当然是地名,不过,不是指重庆市所辖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及附近。而是指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的二酉山。

3A景点二酉阁

酉阳,即“酉水之阳”,指的是沅陵二酉山的南面,酉水河畔的北面。

其实,《酉阳杂俎》的作者并不是酉阳人,甚至不是湖南人或四川重庆人;这本书也并不是在酉阳这里写成,它的内容也与酉阳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取名“酉阳”仅仅是因为一个传说。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二酉藏书洞

传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博士伏胜,冒着生命危险,不畏艰难,将大约卷书籍从咸阳运来黔中郡,再在郡城西二十里处的二酉洞中藏了起来,秦朝灭亡之后,他才把这些书拿了出来,献给了建立汉朝的刘邦。

酉阳逸典——古藏书处

所谓“二酉”就是指发源于四川酉阳县(今重庆酉阳县)的酉江(称大酉)和发源于湖南古丈县的酉溪河(称小酉),大小酉水的汇合处,便是二酉山;山中有洞,便是二酉洞。

这个故事究竟是史实,还是传说已不得而知,但沅陵的二酉山的确有一个“古藏书处”,还有一幅“藏书箧”的石刻。年,“二酉藏书洞”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开发成3A景点,景点大门上那幅“书通二酉;学富五车”的对联似乎就说明了一切。

书通二酉;学富五车

梁元帝为湘东王时,镇荆州,好聚书,有“访酉阳之逸典”的记载。后来人们就用“酉阳”这个词代指传世的珍贵典籍。

《新唐书·段成式传》称《酉阳杂俎》作者段成式“博学强记﹐多奇篇秘籍”。

《酉阳杂俎》记叙或讲述了仙佛鬼怪﹑人事以及动物﹑植物﹑酒食﹑寺庙等,内容广泛驳杂﹐与晋代张华的《博物志》相类似。其中确实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完全可以与“酉阳逸典”相媲美。于是,段成式就取了这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寓意深刻的书名。

文化遗迹——古藏书处

最后说作者奇。

《酉阳杂俎》作者段成式,字柯古,公无年生于临淄邹平(今山东邹平市明集镇段桥村)。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小说家。

段成式出身一个官宦世家,他的先祖段志玄在唐初时因为辅佐李世民有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段成式的父亲段文昌在唐宪宗时任宰相,被封为邹平郡公,工诗且有文名;他的外祖父则是武则天的曾侄孙武元衡,同样都是宰相兼大诗人。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作为“官二代”,段成式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就直接进入秘书省,当了一名校书郎。但一生官运亨通,除校书郎外,还任过尚书郎、吉州刺史等职,最后官至太常少卿。

段成式的先祖段志玄

好在段成式身为官二代,却依然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的写作风格与唐代著名大诗人李商隐和温庭筠相类似,这三人碰巧在家族中都排名第十六。所以,后人把段成式与温庭筠、李商隐并称为“三十六体”。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段成式的作品被《全唐诗》收录不少。

段成式与温庭筠、李商隐

段成式后与温庭筠成了亲家,他的儿子段安节、孙子段翊不但都是唐朝高官,还都是著名词人和音乐家。

与众多诗人不同的是段成式“博学精敏,文章冠于一时,著书甚众”,除写诗外,著文更多,有《酉阳杂俎》三十卷、《庐陵官下记》二卷、《汉上题襟集》十卷、《锦里新闻》三卷、《新纂异要》一卷,这些书大多都保留下来,流传于今,仅《庐陵官下记》下篇(又称《段太常语录》)佚失。

段成式和他的《酉阳杂俎》

在唐朝,秘书省就是掌管皇家图书馆的部门,校书郎是专门做文章和典籍校对的官员,勤奋好学善思的段成式,在此期接触到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古代文献,积累了大量奇闻素材,《酉阳杂俎》可谓是由奇特人用奇特资源创作出的一部奇书,值得进一步研究。

《酉阳杂俎》作者段成式塑像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aqiandaia.com/bqdpz/118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八千代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